top of page

“五个条件” 利勒斯特罗姆城市设计

位置

利勒斯特罗姆(Lillestrom), 挪威

年份

2007年

分类
EUROPAN竞赛

类型
城市规划

获奖情况

特別 提及

主题
建筑,城市化,可持续性,城市基础设施,五个条件

perspectiva.jpg

我们决定参加EUROPAN 2017竞赛,并选择了两个“批次”进行设计,一个位于卢雷什(Loures),这是经济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;另一个位于利勒斯特伦(Lillestrøm),则代表着财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。

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点,我们基于“五个条件”对城市进行了开发设计。这五个条件构成了未来城市的关键,通过这一实践,我们希望在富裕社区和相对贫困社区中进行测试,从而验证其适用性与灵活性。

五个条件:

无饱和感:我们将“饱和”视为阻碍未来再生的一种静止状态,是一种缺乏演进的城市形式。城市的增长应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和时间的动态过程,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设定和固化的结果:因此,我们提出了“非饱和规则”。这些规则不再以静态方式设想城市的最终状态,例如最大高度或建筑容量。同时,我们倡导对现有“饱和区域”实施去饱和的协议。为此,我们引入了诸如“时间”、“监管带宽”和“谈判过程”等工具,重新定义规则的灵活性与开放性。

渗透性:城市结构必须具备多层次的渗透性。所有使用公共场所的群体和个体都应享有平等的可达性与可理解性,因此公共设施应为所有人开放。确保城市内部不存在“防水”的孤立核心是至关重要的。我们必须避免产生精英专属的空间,并赋予每个公共空间中所有用户平等的表达权。此外,任何建筑系统都不能忽略环境条件的影响,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必须被纳入城市发展的核心决策中。

非编程空间网络:当前城市中,空间往往与某种特定功能绑定,这种特性限制了市民自由选择如何使用它的权利。对“无规则”或开放空间的恐惧导致人们倾向于对其实施法律、围栏或强加用途,从而丧失了空间的自由性。我们主张创建一个多层次、多规模的非编程空间网络,涵盖不同程度的干预与管理,保护开放空间如空置仓库、荒地等的使用自由。

城市的重新进化:完全拆除并重建城市结构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与经济成本。因此,有必要设计一套以现有条件为基础的城市发展工具,鼓励新建筑具备更高的灵活性,使其易于拆卸或适应新的功能需求。我们需要构建可逆的建筑与城市系统,能够在特定时间点被拆卸、重新配置并回收利用,以实现资源的最优使用。

对称性:当前的城市规划常常赋予某些区域更高的优先级,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,使得某些空间的发展以牺牲其他空间为代价。许多时候,公共空间仅是私人项目之间的残余产物。我们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对称性原则,提升公共空间的价值,赋予其与私人空间相同的品质和重要性。我们保证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维护须达到一定标准,从而确保其平等地服务于所有市民。

ZZ005 Lillestrom 01 300.jpg
ZZ005 Lillestrom 02 300.jpg
ZZ005 Lillestrom 03 300.jpg

参与者

​建筑师

Manuel Álvarez -Monteserín

Manuel Pascual

Maria Carmona

Luis Belda

Juan Chacon

Laura Flor

Marta Catalan

Lucia Martinez

 

ZOOHAUS. Leon11 + Zira02 + Zuloark

bottom of page